2014年获得北京大学王选青年学者奖,同年,应邀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CatalysisScienceTechnology副主编。获1996-2000年度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、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(排名第三)、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2015年周光召基金会基础科学奖。欢迎大家到材料人宣传科技成果并对文献进行深入解读,投稿邮箱[email protected]。
(3)能源利用、转化与存储。2001-2008年在美国Nanosys高科技公司工作、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,历任联合技术顾问、先进技术科学家、先进技术高级科学家、先进技术部经理和首席科学家。
2005年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。
尽管总数量令人可喜,但是其中独立研究的工作却仅有6篇,这说明我们国家的独立科研水平能力还有待提高。温度的独特分布将抑制生长过程中的气相反应,从而确保获得清洁度得到改善的石墨烯。
姚建年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通过分子设计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控制,制备有机纳米/亚微米结构,研究这些纳米/亚微米结构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,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一些应用基础研究。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、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理事长、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科协第三届委员会主席、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及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和国际合作学部副主任。
此外,在纯净和掺杂的PtD-y晶体中观察到了与EnT过程耦合的显着PL各向异性。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。